直肠癌的防治
区医院肛肠外科主任陈舒野

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主要原因为慢性炎症,息肉恶变,致癌物质(高脂肪少纤维素食物),遗传因素,病毒感染等。组织学分型:腺癌、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,其主要症状,早期大便排不尽感,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并有肛门下坠感,如进一步发展出现脓血及粘液便,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。诊断:1.肛指诊可触及肿块,质硬。2.结肠镜检。3.病理切片。治疗:手术切除加化疗。
直肠癌诊断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,根据我多年临床经验,凡排便习惯改变,排便次数及排便形状变化出现脓血及粘液便应尽快到医院检查,首先做直肠指诊,方法可靠又称指诊眼,可早期诊断直肠癌,根据我的临床实践,直肠指诊发现数百例直肠癌患者。
预防:预防是减少直肠癌(大肠癌)发病率的有效措施
1.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食物,多进富含纤维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 2.多食用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大蒜、茶叶等天然抑癌食品,适当补充维生素A、B12、C、D、E和叶酸。 3.积极防治癌前病变,对有肠息肉,尤其是肠息肉家族遗传性患者,须及早予以切除;大力防治出血吸虫病及血吸虫肉芽肿。 4.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癌前普查;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,也应及早行有关检查,以期尽早发现。 5.对早期肠癌手术后或放疗后患者,应定期复查,有条件者应长期坚持给予扶正抗癌中药巩固治疗,预防复发。
|